課題分離

你知道「你惹我生氣」跟「你傷了我的心」,這兩句話是錯的嗎?

事實上是,別人不能惹你生氣,只有你可以「選擇」讓自己生氣;別人無法傷你的心,
只有你能「選擇」讓自己的心受傷。

舉個例子:
如果你是一個極端有自信的人,走在路上,突然有個人說你很醜,你會覺得,他一定是嫉妒;而如果你有點自卑,那聽到同樣一句話,你會開始焦慮自己是不是真的很醜。

再舉個例子:
如果你很了解你的伴侶,知道他吵架時叫你離開,通常是因為他很痛苦。用正面的方向想,你可以知道他是在意這段關係所以心痛,而感受到他的在乎;往負面的方向想,你覺得他是故意叫你離開,所以你傷透了心。

從上面兩個例子看來,從對個人心境的影響來說,他人怎麼做不是重點,自己怎麼接收才是。課題分離這個說法是由阿德勒提出的,大致的內容是:所有事都可以區分為他人的、跟自己的課題。應對每件事,都要先區分,這是誰的課題,然後只專注於解決自己的課題,不要介入他人的。

課題分離執行後有兩個部分
第一是「不被他人影響」,別人怎麼說、怎麼做,是他的課題,而我們怎麼看待、怎麼回應,才是我們的課題。伴侶用趕我走來表達他的心痛,是他的課題,而選擇怎麼感受這樣的言語,就是我的課題了,如果我受傷了,是否表示我心中對被趕走這件事很在乎?或者我無法同理伴侶,為何要用這種方式表達心痛?解決我們心裡恐懼和憤怒的來源,然後選擇如何去應對,這些才是我們真正的課題。

第二則是「不要影響他人」這世界上存在各種價值觀、世界觀、感情觀不同的人,他人如何想、如何說、如何決定,是他們的課題,我們沒必要也無權去干涉,更不可能左右他人的決定,如何決定將會影響他所面臨的問題,沒人能完全負責他人的人生,所以也不要用為你好,來無限上崗我們想控制他人的行為。

那我們要如何分辨是誰的課題?
首先要思考選擇後帶來的結果由誰承擔,若不能分辨清楚由誰承擔,其次則是思考由誰執行這件事,最終就能找到由誰去下決定並且負責結果。

所以也有可能同一件事各人穿插負責,最後,課題分離代表的是在心理上,分辨出各自所要負責的事,但不代表自此與他人再無瓜葛,正常的交流仍舊存在。我們依舊會因為別人指責的錯誤,而思考是不是確實有我的課題在其中;我們仍然會關心朋友親人的決定是否正確,所以提出建議,只要記得:我們可以帶馬到水邊,但不能強迫他喝水。

所以最終,我們會釐清哪些是自己的課題,然後帶回來做,但不是從此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人。別忘了人際關係也是課題之一唷。

About Us

EXCELLENT∧IN. investment holdings

Recent Posts

Contact Us

填寫表單後,將有專人與您聯繫